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使用链接注册UBER EATS司机有奖励! 几分钟创建一个免费网店!
购买1年GIC,获得5.6%年利率!
查看: 170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大温哥华] 成功有一个30岁的Deadline吗?人生还需要别人来划个截止线?

[复制链接]

235

主题

284

帖子

19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94171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9-23 21:36:4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本文作者:肥肥猫
在我的圈子里,流行着一种广为流传的所谓的30岁划分法。
比如:男生30岁赚不到年入100万,就是失败者。这个说法有各种各样的变体,还有比如:30岁了还开XX车(价位在20万左右),那你就已经太挫了。

我上次看《春娇与志明》里面,志明在遇到杨幂的飞机上,有个同伴说,“如果一个男人三十岁坐飞机还不是商务舱,那他的事业可以说是非常之失败”,让我不禁哑然失笑,怎么就这么多眼睛盯着30岁。30岁招谁惹谁了。
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标准,都要把人生的“考试截止期”定在30岁这条时间线上。

可能因为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吧。这句话本来是孔子回忆自己到了30岁的状态的,并没有拿来要求别人的意思。结果却莫名成了千秋万世的刻度尺,让很多男人都把三十岁当做一个蜕变的仪式,仿佛到了那个时点,自己就真的会骤然进化了一样。
这导致了周围许多人在临近30岁的时候焦虑。每天被各种这类信息冲刷着脑袋瓜子,活得疲惫不堪。活生生把人生的长跑赛活成了接力赛。


以至于,每次同学聚会,就好像过去考试完出成绩一样,大家寒暄完毕就开始假模假样的打探彼此的情况。你的对标是谁,他的近况如何?你和他比起来是赢了还是输了。这是我们首先要关心的。
有时听说某个同学在事业上取得了一些大幅度的进步,其余的同学的心便暗暗一紧,仿佛那条“Loser”的死亡线又离自己近了几寸。
至于吗?
有没有人多想过一句——凭什么呀?
Winner和Loser的定义权谁给你的?谁授权了?有公认吗?谁公认的?
你说30岁赚100万才是成功,你谁啊?!
这种言论得以广为传播,也证明了大部分人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。可能是从小习惯了服从权威,所以对外界强加给自己的条条框框,第一反应都是乖乖的遵从,并对照自身检验,而不是先质疑一下“你tm谁啊?”。

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网上的各种心理评测,99%都是瞎编的胡扯,但大部分人接到转发之后还是会一一对应去看结果,如果结果有利则暗暗自喜。
所以商业洗脑迅速摸透了今天这些人的心理、——只要放出来一个最容易衡量的,最简易的客观标准,就可以诱导人们据此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。

这种洗脑的本质是制造恐慌,让你觉得好像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,所以自己还没有过上某种档次的生活,故而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层无法得到认证。所以商业社会的今天,所有人都在争夺定义权。每个人都越活越焦虑,越往上越焦虑,越有钱越焦虑——因为这根本就是个圈套。


在这些诱导之下,所有人都活得越来越像,活成了同一个样子。25岁在做什么,30岁在做什么,基本都一样。问1000个人可能会有个把另类的,但问100个人基本不会有太大差异:
我们都在每天的同一个时间出门,同一个时间就餐,我们是如此同步以至于大城市的一切公共服务都具有了潮汐现象。我们手机里装着一样的软件,看着同样的资讯,每个人都有不下15个微信群,每天打开都是几十上百条语音,连每个人用的表情包都是基本相似的。
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北京CBD那儿堵在出租车上,堵着没事儿我就在观察周围公交车上的人,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,所有人手里都亮着手机屏幕。后来我这条车道动起来了,我就顺着路一路往其他车道上看,一辆,接一辆,无穷无尽的公交车上,全是一样姿态,一样动作的人机械地在刷着朋友圈。

那一刻我突然有点震撼,大城市已经把我们变成了从生活习惯,到行为模式,乃至动作手势都一样的人了。脑子里蹦出两个字:工蚁

因为资讯来源越来越一致,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不仅没有多元,这些年来反而越来越统一了。这让觊觎着从中牟利的商业洗脑也搭上了便车,借着资讯的同步,让我们的焦虑变成了集体无意识。

因为这些毒鸡汤的灌输,导致大量90后现在非常着急要成功,他们给自己定的计划,往往是在30岁以前,就把别人半辈子要做的事情就做完,然后40岁就可以退休了。
为了实践这个理念,90后们开始把自己逼得无比功利,往往刚上大学或是刚开始工作,就要开始广泛结交比自己年长者,讨教经验,索取“游戏攻略”,以便在这场和同龄人的竞速游戏上,能出个先手。


80后也没闲适到哪里去,因为时代的关系,他们年轻的时候还没有90后那么紧迫的买房意识,导致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耽搁了置业,现在的心态之糟糕,可想而知。

不论买没买房,每一个楼市新政、每一次房价波动,都牵扯着80后全阶层的神经。面对比工资涨得还快的房价,每月几乎和工资持平的月供,80后更是早早地开启了整整一代人的中年危机。
“房子车子票子孩子”本来已经够折磨人了,结果现在毒鸡汤们还要给你加上时间限制,连XX岁要做到什么这些硬指标都给你列出来了。春花秋月,一年又是一年,你说残忍不残忍,过分不过分?


房子虽然买不起,但七大姑八大姨对你婚姻大事的关心却日益升温,丝毫不给你喘息的时间。原因再简单不过了:成家也是一场有时间限制的游戏。

读书的时候告诉你不能早恋影响学习,但一毕业就要赶紧结婚,可能他们觉得找个合适的对象就跟买菜一样容易吧。有了对象就要开始倒计时结婚,结了婚就催着要小孩。有了小孩,呵呵,恭喜你的人生开启Hard模式。
时间节点一个接一个,想缓缓?没门。都帮你算好时间表了,掐得丝毫不留缝隙。也难怪这么多人怀念校园里的四年,这四年可能真的是我们前半生最轻松舒服的时光了。

一旦出了校园,人生的Deadline便一个又一个迎面袭来,无处可躲。很多人还没感受过热血沸腾的青春,就猛然陷入了生活的重重压力里。
紧张、焦虑、自卑,也许我们都一样。
这不怪你,这是一场集体性的心理疾病,恰好爆发在了我们这个时代。

典型的症状就是工作了几年以后,变得越来越急于求成,已经静不下心来学习了,哪怕平静的从头到尾看完一本书。

没有了初入职场的求知欲(因为时间成本太昂贵,没有实际效用的事情舍不得花时间去学),但阅历又跟不上,对自己的行业未来会怎样一头雾水。辞职不敢,转型怕晚,活的像个没头苍蝇一样。
谁来定义成功?谁有资格来定义成功呢?有时间,应该好好想一下这个问题:
为什么我们要屈从于商业世界的教条呢?

人生真的是一场竞速比赛吗?他人真的有权评价我的人生是否成功吗?如果有权,那是谁给的授权呢?这种授权具有合理性吗?如果你根本不了解我的世界,不了解我经历的故事,那你有什么资格来评判我呢?

成功有deadline吗? 30岁这个时点有那么重要吗?之所以媒体喜欢造这种概念,无非为了方便同样起点的人能有横向比较的标尺而已。早一天晚一天,早一年晚一年又有什么区别?一个班级的同龄人,长个子还有先后之分呢,凭什么就把“人生成功”这条评判线画在30岁了?

更关键的是,我主动申请了参与这场较量了吗?
须知,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参加这场“30岁竞速生死线大决赛”的。而且,在我20岁的时候,也没有人邀请过我参赛吧?我也没有填过参赛报名表吧?更没有人来和我brief过比赛规则吧?

那怎么突然之间,我就被纳入排位表了呢?

也许你们的规则我玩不好,那我可以去参加其他比赛呀,没必要和更擅长你们这个规则的人,非要在这场对我不利的比赛规则内死磕,是不是?


你不会拦住一个过路行人,然后嘲笑他:哈哈,你个弱鸡,你看你走的比前面那个人慢!你们俩明明前一个红绿灯一起出发的!
这么问的人一定是神经病。人家肯定一巴掌糊你脸上:“你谁啊,我有说过我在和这条路上的人比速度了吗?”
但奇妙的是,现实中这样的神经病却很多,却不会有人去抽他们。尤其是我们这代人,遇到年长者训斥我们时,我们通常表现出无比的理解和配合,甚至还会主动反思自己有没有达到人家强加给我们的要求。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善良,也是我们的悲哀。
真的,我们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,甚至需要有我们自己的意见领袖,向那些强加给我们莫名比赛的人大喊一声:不成功不行吗?
你才二十几岁啊!应该是有酒有肉有朋友的时候。如果在“30岁竞速赛”上,实在跑不动了。那就不要再硬扯着自己往前跑了,走上几步也不妨,缓一缓,喘一喘,没人会怪你的。

毕竟,这场比赛是强加给你的。此时此刻的云,和二十来岁的你,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。


世俗意义上的成功,往往附加了许多苛刻的条件,往往以亲情和快乐的丧失为代价。我们的人生追求的是快乐幸福,不是外在的成功标签。
更何况,人生成功看的是增量而不是存量,看存量你永远不会快乐,因为你几辈子都追不上权贵。但是看变量却不同,在低起点的开局下,改变量也是一种成功。

相比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,生下来就坐拥别人几辈子资产的人,我更欣赏那些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人。那些匠人,平凡人,那些专注于好好做自己的人。他们的人生往往更打动我。


最近网上非常火的一段京东视频,很多人都看过了,非常打动我,这里贴两句吧:
你不必追求什么彼岸和远方,每一个你想抵达的地方,都有人和你一样想逃离。

你不必在深夜停车之后,在楼下抽一支烟再回家。你不必背负那么多,

你不必成功。
一个人的成功,不应由世俗的钱、权来定义,只要在能力范围内、掌握着自己想要的人生,我认为就是一种成功。

更多文章,点击这里
如果喜欢本文章,别忘了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加拿大一路发城市168city.ca    

GMT-5, 2025-1-22 03:06 , Processed in 0.124485 second(s), 3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